“縱有垂天翼,,難脫今夜險。問蒼天,!何不行方便,?馭飛云,駕慧船,,搬我直到日月邊,。取來烈火千萬炬,這黑暗世界,,化作塵煙,。出鐵籠,看滿腔熱血,,灑遍地北天南,。一夕風波路三千,把家園骨肉齊拋閃,。自古英雄多患難,,豈徒我今然!望爹娘,,休把兒掛念,,養(yǎng)玉體,度殘年,,尚有一兄三弟,,足供歡顏。兒去也,,莫牽連,!”
這首慷慨激昂、蕩氣回腸的“絕命詞”的作者就是慶陽籍革命先驅,、甘肅第一個農(nóng)村黨支部——中共邠寧支部的創(chuàng)建人王孝錫,。
王孝錫,,字遂五,1903年出生于甘肅省寧縣太昌鎮(zhèn)西壕村一個中醫(yī)世家,。自幼受嚴父慈母陶染,,外柔內剛,志存高遠,。1924年考入國立西北大學,,受劉含初、魏野疇等共產(chǎn)黨人的影響,,走上革命道路,。
1925年5月,在學校黨組織的領導下,,王孝錫積極投入反對陜西軍閥吳新田黑暗統(tǒng)治和聲援“五卅”運動的斗爭,,經(jīng)受了考驗與鍛煉。1925年6月,,經(jīng)呂佑乾等人介紹,,王孝錫光榮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7年3月,,為了恢復中共甘肅特別支部的工作,,在馮玉祥部工作的中共黨組織負責人劉伯堅、鄧小平借國民黨西北政治委員會決定派人整頓甘肅黨務之機,,推薦王孝錫以國民黨中央特派員和西北政治部委員會特派甘肅省黨部黨務委員的身份與胡廷珍,、保至善、馬凌山等共產(chǎn)黨員一起,,前往蘭州開展工作,。同時,,秘密組織開展黨的活動,。
王孝錫在蘭州進行了卓有成效地工作,擔任國民黨甘肅省黨部青年部部長,、中國共產(chǎn)黨甘肅特別支部組織部長,、甘肅督辦公署政治部主任、甘肅政治委員會會長等職,。他和其他同志一起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學說和進步思想,,與國民黨右派勢力進行斗爭。壯大共產(chǎn)黨隊伍,,成立了蘭州“青年社”,,并任社長?!扒嗄晟纭备锩顒邮只钴S,,創(chuàng)辦了《婦女之聲》,,把以蘭州為中心的甘肅民主革命斗爭推向高潮。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王孝錫被迫離開蘭州,8月,,回到家鄉(xiāng)寧縣太昌,。在太昌鎮(zhèn),王孝錫同先后回到太昌的寧縣籍共產(chǎn)黨員王曉時,、王之經(jīng),、任鼎昌,秘密建立了農(nóng)村黨支部——中共邠寧支部,,王孝錫任支部書記,。這是中國共產(chǎn)黨在甘肅省的第一個農(nóng)村黨支部。中共邠寧支部成立不久,,經(jīng)中共陜西省委批準,,王孝錫在太昌又建立了中共太昌臨時區(qū)委,下轄寧縣,、涇河川,、長武3個支部,共有黨員25人,,這是寧縣第一個橫跨陜甘兩省的黨的臨時區(qū)委組織,。中國共產(chǎn)黨邠寧支部和太昌區(qū)委的建立,使馬克思主義在陜甘地區(qū)得到有效傳播,。
中共邠寧支部舊址,。(資料圖)
中共邠寧支部和太昌區(qū)委建立后,有組織地開展了各種革命活動,。他們開辦青年“讀書會”,,利用太昌固定的集日將和盛、焦村,、新莊等地進步青年組織起來學習《共產(chǎn)黨宣言》《馬克思主義淺說》,,宣傳革命道理。與此同時,,王孝錫重建了1925年解散的“青年社”,,吸收一批進步青年壯大社團組織,提出了該社“學習馬列主義學說,、宣傳工農(nóng)群眾,、進行武裝暴動、組織工農(nóng)革命軍,、奪取政權”的任務,。在王孝錫的影響下,,“讀書會”和“青年社”30多名會員中,有10多名先進分子后來發(fā)展為中共黨員,。
太昌小學校長楊蕃昌頑固守舊,,不學無術,還貪污學費,,王孝錫召開支部會議,,組織學生掀起“驅楊運動”,提出“打倒爛臟校長楊蕃昌”的口號,,發(fā)動學生揭露楊蕃昌的丑行,,并把楊蕃昌趕下臺。索呈祥是一個貪官污吏,,他在任寧縣縣長期間,,向農(nóng)民任意攤派捐稅、糧款,,農(nóng)民負擔不斷加重,。為了徹底清除貪官污吏對百姓的危害,邠寧支部積極發(fā)動群眾開展斗爭,,組織進步青年與進步士紳,,深入寧縣四鄉(xiāng)調查索呈祥的劣跡罪證,編成材料,,向國民黨甘肅省政府告發(fā),。在群眾斗爭的強大壓力下,國民黨當局不得不將索呈祥撤職查辦,。
為了了解農(nóng)村社會狀況,,王孝錫以行醫(yī)為掩護,在寧縣,、長武,、涇川、正寧,、慶陽,、合水,、鎮(zhèn)原等地進行社會調查,。在他所寫的《農(nóng)村階級分析》《寧(縣)長(武)一帶現(xiàn)象概論》《解決中國問題的草案》等報告中,分析了慶陽等地農(nóng)村社會各階級的狀況,,認為在廣大農(nóng)村地區(qū)的自耕農(nóng),、半自耕農(nóng)、佃戶和雇工是革命的力量,。指出:“只有農(nóng)民最激烈的階級斗爭,,才能夠消滅民眾敵人的經(jīng)濟,、政治上的權利,完成土地革命,,真正實行革命的變革制度,,組織農(nóng)村中的農(nóng)民代表會議政權,建立全國蘇維埃政府,?!碧栒俟伯a(chǎn)黨員們同被壓迫的民眾團結起來,與萬惡的社會和地主作斗爭,。在革命處于低潮,、不少共產(chǎn)黨人苦悶彷徨,甚至背叛革命的重要時期,,王孝錫從農(nóng)村調查中找到了革命最雄厚的力量,,堅定了革命到底的信心。他認為“處于低潮時期的中國無產(chǎn)階級革命,,有著十分深厚的社會基礎,,只要正確領導,革命高潮一定會來到”,,并且明確指出:“只有用民眾式的階級斗爭的方法,,才能實行土地革命,才能真正地實行革命的變革制度,?!?/p>
1928年春節(jié)過后,按照中共陜西省委的指示,,中共邠寧支部派任鼎昌,、王之經(jīng)分別去平?jīng)龊椭猩綄W院開展工作;1928年5月6日凌晨,,共產(chǎn)黨員許才升,、呂佑乾在陜西領導了旬邑暴動。王孝錫領導邠寧支部的同志積極參加旬邑暴動,,并擔任旬邑縣臨時蘇維埃政府委員,,王曉時被任命為中國工農(nóng)革命軍第二路軍政委。旬邑暴動后,,王孝錫到彬縣百子溝煤礦組織和發(fā)動工人暴動,,準備建立第一路軍。旬邑暴動驚動了國民黨當局,,一面派旬邑民團圍攻起義隊伍,,一面分化瓦解起義隊伍,導致暴動最終失敗,,許才升,、呂佑乾等7名暴動領導人被活埋,。
失敗和挫折并沒有使王孝錫屈服,他從旬邑暴動中看到了農(nóng)村蘊藏的巨大的革命力量,,決心不惜犧牲自己,,為廣大工農(nóng)謀解放,為死難戰(zhàn)友洗血仇,。他在《吊故友七人》等4首詩中,,贊揚黨的“八七會議”以后出現(xiàn)的“議案一決凜冰霜,紅軍奮臂赴殺場,,貪官污吏盡喪膽,,紳豪地主如亡羊”的革命形勢,表示了“挽救工農(nóng)登仙階,,努力實現(xiàn)蘇維埃,,生平浩氣終難泯,革命史上第一頁”的堅強決心,,發(fā)出了“追薦惟有眼中血”的錚錚誓言,。
王孝錫在寧縣的革命活動,引起反動當局的不安,。11月26日,,國民黨陜甘青“剿匪”總司令部派法官楊天樞潛往寧縣,勾結寧縣縣長效維國,,乘王孝錫不備,,將其逮捕。面對兇殘的敵人,,王孝錫大義凜然,,從容不迫。眾多鄉(xiāng)親聞訊趕來送別時,,王孝錫揮筆在一家面館的墻壁上寫下了詩二首:“慷慨歌太平,,從容作楚囚,暴刀逞一快,,何惜少年頭”“書劍漂流二十年,,國事無端尚依然。革命未成身先捕,,普羅自在人世間,。”
王孝錫被捕后被押送至蘭州,。在獄中,,國民黨軍警多次對他嚴刑審訊,,企圖從他口中得到共產(chǎn)黨的機密,,但王孝錫始終堅貞不屈,。對于王孝錫的表現(xiàn),國民黨甘肅當局向其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匯報說“近在寧縣捕獲在甘共匪首領一名……絕無悔改之心”,。12月30日,,王孝錫被國民黨反動當局殺害于蘭州安定門外蕭家坪城隍廟(今西北民大西側山坡上),年僅25歲,。
王孝錫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他為了民族解放和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使命,以“革命未成身先捕,,‘普羅’自在人世間”的激烈情懷,,寫就了自己悲愴而又壯麗的人生,在陜甘這塊紅色熱土上率先播撒革命火種,,點亮了大西北,,照亮了全中國。他那種“任何力量,,不能移我之心,;任何力量,不堪動我之情,。我的主義,,驅使我不能一刻留停;我的責任,,策勵我不能一刻安寢,。一腔熱血要澆遍地球西東”的耿耿丹心和錚錚鐵骨,是我們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之鈣和思想之魂,,永遠光耀千秋,,垂范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