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進入農歷五月,家鄉(xiāng)田野上的麥田日漸變黃,,溫熱的南風吹過,,金色的麥浪散發(fā)著成熟的氣息,清甜中帶著熟悉的麥香,。農家房前屋后杏樹綠蔭婆娑,,茂密的綠葉掩飾不住枝頭的點點金光。從春天的杏花里脫胎換骨的毛杏,,褪去青澀,,濃妝淡抹,粉墨登場,。酸澀消退,,甜味滋生。碩大的曹杏,,在日漸成熟中露出緋紅的臉蛋,。惹得那些覬覦的小孩和懷娃婆娘圍著杏樹團團轉。
“麥兒黃,,杏兒黃,,處處是端陽”。端午節(jié)是家鄉(xiāng)繼春節(jié)后最為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趁著麥子尚未成熟,,龍口奪食的日子仍需耐心等待,。鄉(xiāng)親們去蘆葦壕或者山溝的溪水邊,采摘青青的蘆葦葉子做粽葉,。蘆葦葉子寬而修長,,帶著淡淡的清香。包粽子的米必須是家鄉(xiāng)自產的粘糜子,,顏色金黃,,滋味悠長。碾去外殼,,清水浸泡,。粽子的點睛之筆在于大棗優(yōu)劣,家鄉(xiāng)的粽子必須用產于九龍川的紅棗,。個頭大,,肉肥厚,甜味實足,,干棗也需清水浸泡,。
端午節(jié)前夕,家家戶戶都準備好包粽子的三大盆,。一盆粽葉,,一盆粘糜子,一盆大棗,。一般都是在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下午開始包粽子,。一家老小圍在一起包粽子,大人們包粽子,,拉家常,,小孩們聽熱鬧,趁大人們不注意,,偷偷地把一顆泡得脹鼓鼓的棗子塞入嘴里,,然后一溜煙跑了。青綠的粽葉在一雙巧手里被卷成喇叭狀,,舀一勺米,,放兩顆紅棗,粽葉翻飛,,頃刻間,,一個小巧玲瓏的三角粽子奇跡般地誕生。裹粽子是用蘆葦葉子撕成細條纏繞,,不像外地人用棉線捆扎,。感覺還是家鄉(xiāng)的粽子捆扎較為環(huán)保,,而且最為實用。包好的粽子放在簸箕里或者竹篩里,,待其控水定型后再放入大鍋,,加水沒過粽子,用重物壓住,,以防水沸騰震動,,使粽子散開漏米。一般是深夜開始煮粽子,,大火燒開,,小火慢煨。
天亮了,,粽子熟了,。在夢中就聞到粽子的清香,迫不及待地起床,,掀開鍋蓋,,讓清香撲面而來,。小孩們用煮了粽子的水洗臉,,耳目一新的同時有點米漿黏糊糊的感覺。小孩們早起不是饞那口粽子,,而是與伙伴們相約去打露水粽,。露水粽子是大人們在包粽子的時候,特意為孩子們包的小粽子,,火柴盒大小,,玲瓏精致,系著長長的繩子,。端午節(jié)這天,,孩子們穿著盛裝,濃墨重彩的一筆便是覬覦已久的香包,,家鄉(xiāng)人習慣稱之為“絀兒”,。
關于家鄉(xiāng)香包習俗與香包刺繡文化,起源于何時無從考證,。香包的傳承靠的是心傳口授,,代代相承。香包的造型豐富多彩,,端午節(jié)小孩裹兜上必須有“五毒”,,蝎子,蜈蚣,,蜘蛛,,螃蟹,。這些用彩色碎布和彩色絲線做的小動物造型寫實而生動形象,穿“五毒”裹兜可以防止腹部著涼受寒,,還可以裝東西,。這些香包只是端午節(jié)小孩們裝備的一部分。肩頭的布老虎獅子,,背上的螃蟹蛤蟆,,胸前的小老鼠,小蒜頭,,小粽子琳瑯滿目,,目不暇接。一串串,,一團團,,格外顯眼。眉心耳邊抹上雄黃,,手腕腳腕纏上七彩花繩,。村里的孩子們相約去田野打露水粽。趁著清晨陽光溫和露水尚未褪去,,穿著新衣服,,提著露水粽,身掛香包,,游走于田間,,歡聲笑語,不絕于耳,。
端午節(jié)家鄉(xiāng)人吃粽子,,有著自己一成不變的吃法。慢慢地解開粽葉,,輕輕地放入盤中,,撒上白糖或者紅糖水,最絕配的吃法是抹上蜂蜜,。輕輕咬一口,,粘糜子的軟糯,粽葉的清香,,紅棗的醇厚,,蜂蜜的甜蜜,瞬間覺得一股來自大自然的味道,,瞬間在口齒間彌漫著家鄉(xiāng)的味道,,滿滿的幸福感。端午節(jié)家鄉(xiāng)不光是吃粽子,,釀皮子,,蒸水蛋也是必吃不可,。各種時令蔬菜,曹杏桑葚也為端午節(jié)增添光彩,。
家鄉(xiāng)習俗,,端午節(jié)小孩們戴香包,抹雄黃,,纏彩繩。家家戶戶門口插上艾葉,,艾葉與雄黃,,還有香包里的香草都有驅除蚊蟲的功效。香包不僅是外表華麗,,香包里面另有乾坤,。慶陽作為中醫(yī)發(fā)祥地,岐黃之術的起源地,,當年黃帝問道慶陽,,與岐伯暢談便有了舉世之作《黃帝內經》。家鄉(xiāng)的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積累各種植物的功效和藥理,,獨創(chuàng)了慶陽香包中藥配方。端午節(jié)在家鄉(xiāng)的大街小巷都有擺著小攤賣香草的,。所謂香草不是一種草,,而是多種中藥配方。既有提神醒腦,,鎮(zhèn)定安神,驅除蚊蟲之功效,,還有香味撲鼻,,芬芳馥郁,清新空氣之功效,。
端午節(jié)臨近,,田野的麥子黃了,枝頭的曹杏黃了,,而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鄉(xiāng)愁也瘋長了,。
作者簡介
張黎,甘肅寧縣人,。作品散見于《甘肅農民報》《隴東報》等報刊及各新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