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支流涇河流域,,有一塊隆起的黃土叫隴東。甘肅的隴東包括慶陽市,、平?jīng)鍪?,屬于黃帝族繁衍生息,開創(chuàng)華夏文明的地域,。這慶陽古屬北豳,,北依陜北,南接關(guān)中之咸陽的長武,、旬邑縣,,西依六盤山,東括子午嶺,,緊挨黃帝陵,,域內(nèi)之正寧縣就有黃帝衣冠冢。慶陽是先周農(nóng)耕文化的發(fā)源地,,《詩經(jīng)》里的《豳風·七月》,、《大雅·公劉》就是歌詠這一地域的經(jīng)典。這里有周祖陵,、公劉廟,,民間保留著深厚的先周文化傳統(tǒng),土壤肥沃,,糧林豐茂,,民俗獨特。剪紙,、刺繡,、民歌,、皮影、社火等民間藝術(shù)融在人們的窯洞民居生活里,。春節(jié)我們來到了慶陽,,驚喜發(fā)現(xiàn),這里是一個民間藝術(shù)的世界,,人們有著神秘的敬神祭祖信仰,,依然傳承著周秦古老風俗。他們把春節(jié)叫“老年”,,唱牛皮燈影戲,,說書,耍社火……這年過得太有滋有味了,。我們的老年是在甘肅省慶陽市鎮(zhèn)原縣太平鄉(xiāng)馬南莊村前莊劉家過的,。劉氏一家兄妹八人,劉鎰,、劉缽,、劉鏡、劉鍔……都六七十歲了,,這是一個世居隴上的大家庭,。
不少史家認為夏時周人先祖由山西轉(zhuǎn)移慶陽,在原慶陽縣(今慶城縣)落腳,,始祖為后稷之后不窋,,不窋、鞠陶經(jīng)營成功向南拓展,,在公劉時代占據(jù)涇河以北的董志塬大片土地,,與戎人雜居。董志塬當時叫大原(太原),,古公亶父時,,周人由大原再遷岐山。
西周期間,,戎狄不斷南侵,,威脅周室,周發(fā)兵反擊,,鞏固邊防,。《詩經(jīng)通論》引何玄子語曰:“不窋竄于西戎,,其地即今慶陽地府是也,,有不窋城,又有不窋塜。春秋時為義渠戎國,。厥后公劉往遷于豳,,蓋道慶陽,經(jīng)平?jīng)龆筮_于今西安府之邠州”,。道慶陽,、經(jīng)平?jīng)觥⑦_邠州,,幾已包括豳文化圈內(nèi)涇水流域大部分地域,。《詩毛氏傳疏》言:“……然則大原當即今之平?jīng)?,而后魏立為原州,,亦是取古大原之名爾。計周人之?嚴狁必在涇原之間,。若晉陽之大原,在大河之東,,距周京千五百里,,豈有寇從西來,兵乃東出者乎,?《小爾雅》云:‘高平謂之大原’……奐案:《方輿紀要》:‘陜西平?jīng)龈?zhèn)原為唐之原州治,,固原屬原州界西之中,疑古大原當在鎮(zhèn)原,,平?jīng)黾礇荜柕?,從涇陽直北追至?zhèn)原,不更向西北矣,?!?/p>
歷史上鎮(zhèn)原時屬平?jīng)觯瑫r屬慶陽,,今屬于慶陽,,曾轄涇河北岸支流蒲河兩岸先周“大原”的大片。馬南莊所在太平鎮(zhèn)為魏“高平第一城”,??疾鞈c陽年俗,以馬南莊年俗為典型,,與《詩經(jīng)》《周禮》《禮記》等典籍相互印證,,向我們共同敘說著中國年文化的源遠流長……
今天,我們推出“憶老年”系列之四《初一掛紅迎旭日》:
初一掛紅迎旭日
初一凌晨響完鞭炮,,給灶神換上香,,就去上廟。廟是村廟,在窯洞院前的山上,。塬上往下走三四里彎曲的土路,,見一棗園,過棗園就是陽山廟,。路上人三三兩兩,,孩子脖子上都掛著紅布往回走。
所謂廟也就是幾孔窯,,叫窯廟,。有關(guān)帝、有觀音,、有送子娘娘,。座北向南的窯前場子上豎著紅綠兩面大旗,幾位穿著黑色皮夾克的樂手還在鼓吹,。劉老兄弟幾人領(lǐng)著孫子來掛紅,,布施了兩元錢,燒紙,,叩頭,,廟里主持給孩子掛上了紅布。掛紅的目的是祈求神靈保佑子孫,。
紅是太陽的顏色,,美好、富貴,,乃祥瑞之色,。春回大地,日暖花開,,萬物復蘇,,紅色象征生命繁衍,成長旺盛,。紅色有如血的顏色可以驅(qū)病避邪,。身掛紅布,猶如神靈附身,。有了神靈的保佑,,這一年都會風調(diào)雨順,這一生都會心想事成,,孩子健康成長,,日子紅紅火火。有老人似是代表全家人來掛紅的,,要不怎么身上掛了三四條,?我禁不住神的誘惑,,上了十元錢,也掛了一條,。
問這風俗從什么時候開始,,都說很早很早了。廟會掛紅的風俗我見過,,司機將之系于方向盤以保佑安全也常見,,可初一凌晨去掛紅我是第一次見。電視上看到有一個城市開展掛紅絲帶活動,,紅絲懸門告訴行人天冷了,,您可以進來避避寒……我想這個城市賦予了紅帶子博愛的情感價值。
尚紅的風俗是有來源的,。周人尚赤,,以赤色為吉利?!叭A”就含有赤義,。凡遵守周禮尚赤的人和民族,被稱為華人,,通稱諸華,。故而“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nèi)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過年了,,燈籠紅,、對聯(lián)紅、妹妹穿的裹兜兜紅,,連那灶神也是“狀如美女,,著赤衣”。大白的圓饃饃從鍋里蒸出來了,,乘著熱氣升騰,,媽媽用筷子頭蘸上紅顏色,也要在饃饃頂上點一個紅,!嫂子切了五個細竹簽點了一個梅花,,順手給兒子額前上也摁了一點紅。
在陽山廟的窯內(nèi)我發(fā)現(xiàn)有人祭拜“蟲蝗宮”的神樓子,,也叫“神亭子”,,每到祭祀人們抬在轎上的那種。這是一個重要的發(fā)現(xiàn),,我為調(diào)查祭蟲廟會將車開入河溝村中窄路,,險些路踏車毀人傷,終未看成。問劉鎰先生原來村中確有祭蟲風俗,。炎夏如遇蟲災,,則在村場設壇,抬來蟲王爺神位敬于上,。插紅黃綠白黑五色旗,,備紅黃綠白黑五色糧食。將紙制彩旗插入五個雞蛋殼里,,村民跪而聽道士誦經(jīng),。并在神壇下綁一紅公雞,等待陰陽誦經(jīng)后,,孩子到地里捉蟲喂給公雞吃下,。敲鑼打鼓舉彩旗,抬蟲神爺回廟上,,殺公雞以祭蟲神,,然后將殤雞拿回煮熟切成肉丁,分給每戶人等食之,,以期家家地里糧食顆粒大,,蟲子不要來。
大海上,,鮮艷的紅太陽噴薄而出了,;大地上,春天的紅花欣欣向榮了——天地之間,,人們祈愿健康,、平安、豐收,、福裕的心愿是多么深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