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網(wǎng)訊(慶陽融媒記者 路世玲)1月11日,,慶陽市委、市政府辦印發(fā)《慶陽市百萬畝復種增糧增效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通過6個方面的重點工作,,實施好百萬畝復種增量增效工程?!斗桨浮芬?,2024年慶陽市按照“52111”生產結構,推廣復種雜糧50萬畝,,麥后移栽荏20萬畝,,馬鈴薯和谷子、蔬菜,、飼草各10萬畝,。年增加糧食播種面積60萬畝、產量10萬噸,,增加農業(yè)總產值10億元,,提供一產增加值6億元。
《方案》要求,,優(yōu)化復種區(qū)域布局,,北部山塬區(qū)重點復種蕎麥、糜子等雜糧,,在保證糧食面積的基礎上,,擴大飼草復種。中南部塬區(qū)重點復種大豆,、糜子,、馬鈴薯、谷子和麥后移栽荏,。沿河川區(qū)重點復種生長周期較短的蔬菜,。
科學確定復種模式,冬小麥茬重點復種雜糧、蔬菜,、飼草,、麥后移栽荏。主要推廣冬小麥—雜糧(荏)—冬小麥模式,,冬小麥—蔬菜(飼草)—冬小麥(冬油菜)模式,。冬油菜茬中南部縣(區(qū))重點復種馬鈴薯、谷子和蔬菜,,主要推廣冬油菜—馬鈴薯(谷子)—冬小麥模式,,冬油菜—蔬菜—冬小麥(冬油菜)模式;北部縣重點復種飼草,,主要推廣冬油菜—飼草—冬小麥(冬油菜)模式,。
集成推廣旱作技術,推廣優(yōu)良品種,,復種作物主推生育期短,、抗逆性強、適應性廣,、優(yōu)質豐產的優(yōu)良品種,,蕎麥、糜谷以抗旱,、穩(wěn)產品種為主,,大豆以有限結莢高產品種為主,馬鈴薯以高抗病豐產中早熟品種為主,,蔬菜以適銷對路品種為主,,飼草以富含營養(yǎng)的高產優(yōu)質品種為主。應用關鍵技術,,集成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精量播種、病蟲害防控,、全程機械化等技術應用,,開展“一噴多促”,提單產增總產,。雜糧應用少免耕技術,,合理密植,適時采收,。馬鈴薯突出種薯消毒處理,、露地高壟栽培、適期追肥,、機械收獲等技術,荏突出集約育苗、滅茬免耕,、機械移栽等技術,,蔬菜突出地膜覆蓋、育苗移栽,、水肥一體化,、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突出搶時抓旱,,麥后移栽荏,、復種蔬菜要提前育苗,搶時定植,。對于直播作物,,要提前做好種子種薯調運采購及農資儲備,及時掌握氣象信息,,做到即收即種,、搶時抓旱,干籽播種,、等雨出苗,。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配套的大口窖、集雨蓄水池等農田灌溉設施,,補灌復種,,有效解決復種遇到的“卡脖旱”問題。
《方案》要求,,加強科技示范引導,,慶陽市計劃建辦科技示范點60個,其中千畝示范點10個,、500畝以上示范點20個,、百畝以上示范點30個。
《方案》要求,,培育壯大經(jīng)營主體,,加大企業(yè)和合作社引培力度,發(fā)揮新型經(jīng)營主體在集約育苗,、種薯擴繁,、貯藏加工、品牌培育,、銷售服務等環(huán)節(jié)的引領作用,。引導種子種薯企業(yè)做好優(yōu)良品種供應。支持合作社,、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等經(jīng)營主體,,通過流轉土地,,進行規(guī)模化,、標準化生產,。鼓勵生產加工銷售企業(yè)、合作社采取“龍頭企業(yè)+合作社+基地+農戶”“合作社+基地+農戶”等經(jīng)營模式,,實行“訂單種植”“保價收購”,,聯(lián)農帶農增收。培育一批懂技術,、善經(jīng)營,、會管理的家庭農場和種植大戶,通過示范帶動,,擴大種植面積,,形成重點突出、全面發(fā)展的多元化復種格局,。
《方案》還要求,,引進配套適用農機具,以補齊農機裝備短板為重點,,引進推廣小粒作物播種機,、窄幅低損收割機和馬鈴薯施肥起壟播種機、殺秧機,、收獲機等,,突出蔬菜和荏移栽機、荏脫粒機的研發(fā),,推廣應用新型農機具,,全面提升機械化作業(y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