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 楊
喜讀書,,自然鐘愛泡圖書館,。不論到了哪座城,,對圖書館的執(zhí)念宛如他人去打卡各網(wǎng)紅景點一樣強烈??傁朐诓煌鞘?,不一樣的人文環(huán)境中、風(fēng)格迥異的閱讀氛圍里,,有不一樣的感觸和收獲,。同時,,也一直期待生活的小城有一個像樣的圖書館,讓一眾愛讀書的人閑暇之際有個好去處,。終于,,小城的圖書館重建搬遷了,規(guī)模面積都較之前有所擴展,,環(huán)境更是煥然一新,。 圖書館里,供讀者免費閱讀的座位干凈整齊,,總想著有空了,,能夠擇一本書,坐在某個角落里,,安安靜靜的讀一會兒書,。可是每次都是匆匆地去,,還書借書,,然后急急忙忙地離開,至今也未能如愿,。于是,,找機會坐下來讀一本書的想法,便如久盼而不得的某個念想,,愈拖愈強烈。
讀不同的書,,便有不同的收獲和感悟,。年幼時,讀書往往伴隨著隱隱的功利心,??傁朐陂e談中不經(jīng)意地流露出自己“博覽群書”的痕跡。求多求快,,不求甚解,。經(jīng)年后回憶起來,殘存的記憶中剩下的,,往往是那些并不怎么清晰的書本封面和斷斷續(xù)續(xù)的故事情節(jié)?,F(xiàn)在讀書,不再有很大的功利心,,會將一本書反復(fù)地讀,,興起時,也會找尋同一作者的所有經(jīng)典作品一口氣讀完,。常常感嘆他們用詞精妙和獨到,,同時,,也深刻體會到廣博的見識決定了一個人對語言文字運用得“手到擒來”。透過文字,,我們認識作者,,解讀人物,誘發(fā)思考,。人人都有自己的行文風(fēng)格,,或天馬行空,或恰如其分,,或橫空炸裂,,或醍醐灌頂。對于那些深奧晦澀一些的文字,,初讀時疑惑怎么會這樣,?反復(fù)閱讀揣摩,便會恍然大悟:哦,,原來竟是這樣,!
大學(xué)時期,在學(xué)校圖書館海量的藏書里我仿佛找到了組織,,瞬間將對新環(huán)境的不安和彷徨拋到了九霄云外,,一有空便泡在圖書館里。以前聽過,、沒聽過的精品佳作,,一本接一本的讀,如癡如醉,,廢寢忘食,。同一時期讀不同作者的不同作品,和不同時期讀同一作者的同一作品,,都有著不一樣的體悟和理解,。文字是座橋梁,是連接讀者與作者之間,、讀者與作品人物角色之間溝通的紐帶,。與不同情節(jié)中的不同人物對話,有情理之中的了然,,但更多的是意料之外的驚喜,。
記得,最初讀畢飛宇的作品,,被他對不同人物角色的精準拿捏和獨特視角所震撼,。他描寫一個盲人卦師對于外界的感知:“回話的聲音在他的面前矮了一截”,以盲人靈敏的聽覺去感知其弟子跪拜之禮時的情形,;形容爐膛里映紅的火苗之溫感時是“火苗在他的皮膚上鋪開了一層熱”,,那種被爐火蒸騰著氤氳燥熱的感覺頃刻撲面而來,。講安靜的樹林時:“林子靜得像一只瞎眼”,似乎一瞬間周遭便死寂下來,。余華老師的用詞也相當犀利,。形容脾氣暴躁:“他像冬天的狂風(fēng)那樣在我們狹窄的家中,時時會突然咆哮”,。冬天凌冽的風(fēng),、狹窄空間遭遇咆哮,把人的惡劣情緒賦予了隨時將萬物拔地而起的力量,。老人沒有牙齒的嘴巴,,他會用荒涼來描述。初學(xué)嗩吶的祖父吹出的聲響,,他說“就像深夜的狗吠一樣”令人害怕,。關(guān)于職業(yè)假笑是“笑容如同畫出來似的紋絲不動”,被打爛的臉,,他說“在月光下如摔破的雞蛋一樣一塌糊涂”,。米蘭·昆德蘭形容戰(zhàn)爭給國家?guī)淼母淖兒蛪浩葧r說:“這個國家,將像亞歷山大·杜布切克那樣結(jié)結(jié)巴巴,、忍氣吞聲,,仰人鼻息,狂歡結(jié)束了,,屈辱從此成了家常便飯,。”文字的精妙和靈動被他們運用得恰到好處,。
工作以后,,買書的時候多,讀書的機會少,。總是以“忙碌”“沒時間”給自己的惰性和懈怠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很多時候,,也有想法和沖動去寫點什么,可是語言的蒼白和詞匯的匱乏往往將自己勸退了,。前段時間終于擠出空當寫了一點近期的感悟,,起初是自主的寫,后來因工作需要,,得定期寫一些主題小文,。內(nèi)心深處的那些蠢蠢欲動好像被點燃了,剛開始興致勃勃,,一氣呵成,,寫得酣暢淋漓,。漸漸地,感覺“老本兒”快吃完了,,腦海里儲存的那點兒單薄的詞匯量“捉襟見肘”,,心里開始恐慌,生怕一張嘴,,就被別人洞悉了知識量在發(fā)出“SOS”的求救信號,。于是,閑余時間,,不敢再做“沙發(fā)土豆”,,將書架上那些蒙塵許久的書本再次翻開,給大腦充電,。將自己完全置身于書的世界里,,記憶深處的快樂被迅速喚醒了,在他人的文字里頻繁響起自己靈魂高度契合的嗡鳴聲,。
讀書也好,,寫作也罷,是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一次次或深或淺的對話,。因著故事走向,,借助情節(jié)推進,通過不同作者的表達闡釋,,與不同的人物完成一次次的對話交流,。這種思想和靈魂的碰撞,或激烈或深邃,,總能在電光火石間,,讓我們與文字的交流津津有味又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