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包是個頂好的飾物,。記憶里,它總是把我的童年裝扮得靚麗溫馨,,色彩斑斕,,為平淡的光陰增添無限樂趣。
端午節(jié)是慶陽一年中寓意豐富的節(jié)日之一,。端午節(jié)最吉祥的飾物莫過于香包,。端午節(jié)快到了,母親白天在田間勞作,,晚上搜羅出各色綢布,,裁剪成大小不一的布片,在如豆的燈光下,,一針一線地繡制成一個個美麗奪目,、香氣四溢的小香包。端午節(jié)這天,,神氣十足的香包掛在每個孩子的胸前。小伙伴們一個個跑出屋來,,歡笑著,,蹦跳著,香包也緊隨著我們的跳躍上下起舞,。
香包雖小,,容量很大。它的肚子里藏滿雄黃,、薰草,、艾葉等多種香料。我掛著這些精巧又不失鮮活的香包跑出屋來,,一股香氣隨風飄灑,,惹來同伴們許多艷羨的目光。
千萬別小瞧這些“耍活子”,,它們個個都挺有講究的,。單看香包上的圖案,就讓人增長不少知識,。圖案多以隱喻象征的手法,,表達各種情感寄托和美好向往。香包上繡制的蓮花,、荷花,、牡丹、梅花等喻義女性,;登梅的喜鵲,、采花的蜜蜂隱喻男性;雙魚,、雙蝶,、蛟龍等象征相愛和生育;松鶴象征長壽,,石榴象征多子,。而利用漢字的諧音做比喻者更是隨處可見:送給新婚夫婦佩戴的是棗兒、花生,、桂圓,、蓮子組合的圖案,意喻“早生貴子”,;送給老人佩戴的是以貓和蝴蝶組合的圖案,,意喻“耄耋童趣”;送給小孩子的以憨態(tài)十足的娃娃為主體,,周圍環(huán)繞蝙蝠,、桃子組圖,寓意這個孩童今生是個“福壽娃娃”,。
至于香包為何會被賦予吉祥、美好的含義,,這得從春光里的驚蟄說起,。驚蟄一到,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蟲。這些蟲豸良莠不分,,眾生忌諱的五毒也夾雜其中,,到端午時節(jié),,蟲豸毒性更大。這時,,佩戴香包的意義就不只是為了好看,,更重要的是為了鎮(zhèn)毒蟲、辟邪氣,。
慶陽是我國窯洞民居之鄉(xiāng),。據(jù)《史記·周本紀》記載:“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務,。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間,。”不窋來到慶陽(古稱北豳)開始推廣中原農(nóng)耕文化,,改進了慶陽窯洞民居形式,。在這之前,,我們的先祖都住在比較原始的山洞里,,留下無數(shù)關(guān)于人洞的傳說。身居山洞,,時時其壑,,人隨時都有遭受五毒擾害的可能,所以“昆蟲毋作”就成為先民的愿望,。艾草,,是一種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全株可以入藥,。有關(guān)艾草可以驅(qū)邪的傳說由來已久,,因其具備醫(yī)藥功能,像宗懔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雞未鳴時,,采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勘驗。是日采艾為人形,,懸于戶上,,可驅(qū)鬼邪、禳毒氣,?!敝两?,我老家仍然保持著在房前屋后栽種艾草的傳統(tǒng)習俗。
“扈江籬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屈原《離騷》詩句中的江籬、辟芷,、秋蘭均為香草,。紉,乃連綴之意,,佩指香包,。由此可見佩戴香包的現(xiàn)象在戰(zhàn)國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
香包之美,,美不勝收,,將香包與慶陽相連,那更是美上加美,,好上加好,。慶,喜慶之意,;陽,,為山南水北朝向日光的地方,本義是指高處見到光明的地方,,后引申為日光,。慶陽就被賦予了普天之下、國泰民安的含義,。每當看到精美的慶陽香包,,我就會想起一首歌謠:“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边@是前秦時期的一首詩歌,,名《伊者氏蠟辭》?!耙陵取笔堑蹐虻男帐?,“蠟辭”是祭祀天地的歌謠,全詩寄托了人民期盼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的愿望,,一如慶陽香包的美好寓意。
慶陽香包也是解讀古代群體意識,、生命意識的活化石,,是古代先民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傳遞著“祈福避害”的美好愿景。一枚小小的香包,,留存著人類文明發(fā)展的軌跡,,象征著人們趨利避害、消災祈福的心情和希冀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等諸多美好愿景,。
慶陽香包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除了文化傳承之外,,更為當?shù)剜l(xiāng)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慶陽市被中國民俗學會命名為“中國香包刺繡之鄉(xiāng)”。目前,,全市各類民俗文化企業(yè)達200多家,,民俗文化產(chǎn)品20大類5000多種,這些產(chǎn)品通過各種渠道銷往世界各地,,既傳播了美好,,也給當?shù)匕傩諑聿环剖杖耄瑢崿F(xiàn)了傳統(tǒng)文化的雙重價值,。
當傳統(tǒng)民俗文化在新時代迸發(fā)出強大生命力時,,其傳承將會涌入更多血液。千古文化留遺韻,,一代文明展新風,,歷史照進現(xiàn)實,古代與當下距離一次次被拉近,,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也在不斷賡續(xù),,其發(fā)展也將打開更大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