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隴東報全媒體圖庫
寒風起,,樹葉落,,季節(jié)的輪子又轉到了冬,。小雪節(jié)氣剛過,寒的節(jié)奏就急不可待踏上了旅程,,半夜暖氣幾次出現故障,,家里那種冰冷的感覺讓人很不舒服。每到這個時候,,我就想念農村老家的大熱炕了,。
炕是寒冷地帶北方民族的偉大發(fā)明之一。凡是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人們,,對大熱炕都非常熟悉,。鄉(xiāng)村土炕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是歷代北方農家必備的設施,。每一個從鄉(xiāng)村走出來的人,,幾乎都是在土炕上出生,土炕上長大,,都有一段“炕頭王”的歷史,,都和農村土炕結下了不解之緣,。
新屋修好,首先考慮的是把炕盤在哪里,?這對于農村人家來說是很重要的,。土炕一般臨窗而建,主體用土坯壘砌,、草泥黏合而成,。盤炕時,要先規(guī)劃好炕的大小,,計劃好煙道的走向,,然后砌炕墻和煙道,最后完成炕面,。用小火烘干后,,鋪上一張?zhí)J葦席子,土炕就盤成了,。
農村人燒炕用的大都是玉米稈或麥衣等,,點上火后,火勢便隨著炕道蔓延,,煙霧順著煙道熏蒸繚繞,,一會兒土炕便通體暖和,熱浪四射,。
在我的記憶里,,農村老家的大炕砌得很高,小時候總是要站著凳子往上爬,。
曾經的熱炕頭,,是家鄉(xiāng)人的福氣。土炕冬暖夏涼,,無論是悲喜與憂樂都會被接納消化,,因為它吸收的是草木焚燒的溫熱,接的是地氣,。夏月,,天氣高溫不降,睡在溫暖硬朗的土炕上從來不會失眠,,呼呼一覺到天明,,一夜涼爽睡得舒服至極。冬天下雪,,進屋往炕上爬,,往被窩里鉆,大炕滾燙,,被窩暖和,,尤其是干一天農活累得疲憊不堪,,經過大炕的烙燙會疲憊全消,第二天早上起來又是精神抖擻,,農活照樣干,。
回想那個年代,土炕不但是一家老少春夏秋冬休息睡覺的地方,,更是家里一處溫馨的港灣,。當年孩子們多,但兄弟姐妹之間個個感情深厚,,可能就是一個炕上摸爬滾打十幾年的緣故,,晚上睡覺時,你蹬我一腳,,我扯一下你的被子,,白天在土炕上,聽故事,、做游戲,、翻跟頭等,所以把炕跳塌,,被大人打屁股的事情也時有發(fā)生,。兄弟姐妹在炕頭上打打鬧鬧地一起長大,留下眾多美好回憶,,炕成了弟兄姐妹感情的一個紐帶。
家里來了親戚朋友,,讓到炕上歇歇坐坐,,在土炕上招待一下,是鄉(xiāng)村待客的最高禮儀,。吃飯時炕上擺放一個小方桌,,長輩坐在正炕頭位置,誰陪著長輩盤腿而坐,,誰坐炕沿,,體現尊老敬老的禮儀習俗。勞作之余,,母親與鄰居的大嬸大媽端坐在炕頭的一角,,搖動紡車、手拿針線活計忙活一家人鞋帽衣服,,甚至翻面,、蒸饅頭、孵雞.....都在炕上進行,。
我們打開書包,,爬在炕上寫作業(yè),,或者盤腿坐在炕上小飯桌旁寫作業(yè)。以“炕爬子”的方式看書學習,,一直持續(xù)到中學畢業(yè),,這時土坯炕便成了寫字臺。這是生活在那個年代的學子們,,都有過的經歷,。
秋冬時節(jié),地里沒有了多少農活,,男人們更是聚集在光棍漢炕頭上,,抽煙、棋牌樂,、說天說地,,由此產生了許多“炕頭文化”。
這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條件不斷改善,我在城里生活,,睡的是寬敞的大床,。大床豪華氣派,柔軟有彈性,,雖然很舒服,,但總覺得少了點什么。即使每次去朋友家看裝修,,看到有做“假炕”的,,也總要多看上幾眼,留戀之情溢于言表,。因為在我心里,,土炕,就一直深藏在歲月深處,,陪著我,,也念著我。
到現在,,只要回老家,,我定會脫下鞋子,邁腿上炕,,挪腚下炕,,昔日的感覺又回到了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