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強
山牡丹開花的時候,,整個娘娘山都是香的,在溫暖的春風里,,時而清淡,、時而濃烈、時而若有似無,,花香就在飄忽不定的春風里,。這時候如果站在高處俯視,就能看見一叢叢的野花中,,各種顏色的牡丹先后盛開,,整座山就像披上了一匹五彩的綢緞。
娘娘山只是黃土高原上一座普通的山頭,,即便用再最大比例尺的地圖搜索,,這座山也沒有任何蹤跡。這座山的名字因為山下的一條村道旁,,有一座娘娘廟而得名,。娘娘廟所在的自然村也就被命名為李家寺,行政村的小學就在李家寺,,也自然被命名為李家寺小學,,我在那個小學度過了五年的時光。
但更多的人喜歡叫它牡丹山,因為山上天然生長著數(shù)千株山牡丹,,因此當我們開始學習寫作文的時候,,身兼校長的語文老師總喜歡讓我們寫牡丹山,我因此而懷疑,,牡丹山的名字正是從他的嘴里說出來而被村里人聽到之后廣為傳播。所以小時候我一直的夢想是做一個老師,,就在李家寺小學,,我不會再布置學生寫牡丹山的作文,因為寫牡丹山實在不是一個好寫的題材,。
當通往學校路上的辣辣草在干枯的蓬蒿叢里開始返青的時候,,牡丹山上的春風吹了一夜又一夜,誰也不知道哪一夜,,山上的野花就會齊刷刷開放,。我們更感興趣的是山上的野花。有一種植株只有幾厘米的野花,,我至今也不知道它真正的名字,,連根拔起后可以做成漂亮的花冠。在下午上完課后半個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我們可以從學校后面的空地上逃出,,從牡丹山的西坡爬上去,拔幾株野花做一頂花冠,,然后志得意滿而又神奇地返回山下那個四四方方的學校,。
牡丹卻是我們鞭長莫及的,從學校去南坡再返回,,半個小時的休息時間顯然不夠,。很多時候,牡丹只盛開在我們的作文里,。
農(nóng)歷二月初二的娘娘廟大戲唱過之后,,牡丹山上的牡丹開始初綻蓓蕾,每天上下學從山腳下的村莊經(jīng)過時,,抬頭就可以看到山上的各色牡丹,,山下的人家移植了一些到院子里,偶爾也能看到一些零星的牡丹,,同學家就有一株生長了好多年的牡丹,,紫紅色的牡丹花盛開時如一個個上了釉色的瓷碗,隨便撿一片花瓣,,散發(fā)出來的是濃烈得讓人發(fā)膩的花香,,班里的很多女同學的書中,都夾著這樣的花瓣,花瓣上寫著從不示人的秘密,。
大姨家就在李家寺,,站在場院里,就能聞到春風送來的花香,,這種花香是混合的,,混合著杏花牡丹花的味道。牡丹山上不僅有牡丹,,而且還有品種不一的大片的杏樹,,這種在黃土高原上最常見的樹種,很輕易就能占山為王,,牡丹分散圍繞著杏樹生長,,與它爭奪春風、陽光和雨水,,連花也與它比賽著開,。
牡丹山下的人家卻并不在意山上的事,牡丹兀自開放,,人們只在下地或者收工經(jīng)過牡丹山聞見花香時,,贊嘆一句“牡丹又開了”然后匆匆離開。而我們卻喜歡牡丹山,,我經(jīng)常借故在大姨家度過周末,,和表弟一起在山上游蕩。那時候我們還沒想過如何從這些山里突圍出去,,只是在杏樹上跳來跳去,,躺在牡丹花叢里看天,雀類聒噪,,山野沉靜,,偶爾有受驚了的野兔蹦跳著鉆進半人高的蓬蒿里,留下一串窸窸窣窣的響動,。
多年以后,,我早已離開家鄉(xiāng),表弟也去了外地上學工作,,但是我經(jīng)常能夢見那個頂著一頭卷發(fā)扛著鐵锨在牡丹山游蕩的少年,,沒有目的,不知歸處,。
有一年春節(jié)回家的時候,,我?guī)е鴲廴巳ゴ笠碳姨接H,愛人想從山上挖一株山牡丹帶回城市盆栽,,大姨說山上已經(jīng)沒有一株牡丹,,山上的地都劃分給了各家各戶,,有一年不知何故,山牡丹突然大受青睞,,外地的商人來村里收購山牡丹,。村民都將自己家地里的山牡丹移植在庭院里,或者就地賣掉,。
大姨一邊說著話,,一邊指給我看那一株已經(jīng)開始發(fā)芽的牡丹,原本兩支交叉生長的枝條,,因為一支被藥死,,另一支也看上去有些孤零零的。我心里有些悵惘,,但不是為這一株牡丹,。
在離開大姨家的時候,,大姨給了我一把鐵鍬,,讓我去莊院旁邊的園子里去挖一株牡丹,大姨說那是怕被人挖走,,從山上自家地里移植回來的,,當初往出賣時因為植株還小賣不上價錢,所以暫且在園子里生長著,。
回家的時候,,我和愛人踏著雪來到牡丹山上,山上只有野杏樹還在生長,,干凈的雪地上沒有野兔的腳印,,也沒有聒噪的麻雀,冬天的風刮過,,深深淺淺的土坑里揚起一陣陣積雪,,放眼望去,與周圍的群山一樣,,牡丹山上被積雪覆蓋的梯田顯得錯落有致,,卻又讓人呢心生荒涼,在我的記憶里,,牡丹山?jīng)]有一畝梯田,。
我想象不到,春天來臨的時候,,這座山將會是怎樣的光景,。我也想象不到,在我余生的夢里,,這座山將會以怎樣的面目與我相見,。想至此,不覺悲從中來。
快走出山的時候,,我回頭望了一眼,,牡丹山下的人家還在,那些低矮的土坯房都成了磚瓦房,。我知道,,牡丹山已經(jīng)不復(fù)存在,這里以后只有一座空落落的娘娘山,。